刘海粟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4899 次
| 2012年02月06日 11:18
| 字体
[大] [小]
刘海粟先生对书法和诗词也有精深的造诣。他精研钟鼎、石鼓、汉魏碑刻,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工,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入书法专集。
解放后,刘海粟先生继续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一级教授,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协名誉理事,中国美协顾问,意大利国家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名誉博士,民盟上海市顾问,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以下为作品展览,勿询价!

121*71cm荷花鸳鸯
以上作品仅供观赏
刘海粟,[1895.3.16--1994]江苏武进人。是我国享誉中外的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新美术运动的开拓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画坛泰斗、书坛大师.刘海粟先生原名 ,字季芳,笔名海翁,江苏省武进县人。他少时酷爱书画,十四岁时,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入上海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他学贯中西,艺通古今,中国画和油画均独树一帜。1912年11月,他在上海创办实行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和旅行写生,培养了徐悲鸿、林风眠、程十发、朱屺瞻、潘玉良、刘抗等艺术大师。1918年,他到北京大学讲学,又第一个举办了个人画展。为了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经验,1919年,他到日本进行考察,回国后,创办了天马会。1920年赴日本出席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回国后,撰写了介绍西方艺术的《米勒传》、《塞尚传》等著作,充实了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使之成为当时国内最高的美术学府。1927年,刘海粟先生受到军阀孙传芳的迫害通缉,逃往日本。1929年,为了求得西方绘画艺术的真谛,他赴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考察,与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交流论艺,创作了300多幅作品,入选了法国秋季沙龙与蒂勒黎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得了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荣誉奖,《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马姆国家美术馆收藏。1931年,他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在欧洲和东南亚十多个国家举办画展。1938年春,他回到上海,应中华书局之约,撰写了80余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刘海粟先生的作品震撼了亚、欧艺坛,被誉为“东方艺坛之狮”,“中国文艺复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