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名家——马世晓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5310 次
| 2013年03月29日 14:51
| 字体
[大] [小]
当代书法名家——马世晓
厉建华
“2013年1月29日凌晨5时43分,当代著名书法家、浙江大学教授马世晓,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80岁”。在我第一时间听到这个噩耗时,除了震惊外,而更多是惋惜!马先生于八十年代就享誉中国书坛,那时我只是慕名于他,却一直未曾相见,(期间也通过电话)后来,我曾经于2005年到浙江拜访他,又与2008年在徐州书画展中不期而遇——与他亲切交谈了许久,受益匪浅。那次,我们还一起合影留念。在后来的几年中,因得知他身体有恙,就再也没去打扰他,直至他仙逝。但,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收藏他的作品,并一直在经营他作品。今在这,为了纪念马先生,我就再一次回忆起马先生的人生经历,并粗浅地探讨一下马先生的书法艺术!
马世晓先生于1934年2月1日出生在山东省滕县(现滕州市)鲍沟镇马家河口村。1956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1960年毕业。值得一提的是在1965那年,他被安排在徐州市石油煤炭公司下属煤球厂当工人。这就是马先生被称作徐州人的缘故。在那个时代,日子过非常清贫,哪怕是再苦再累,他都没有丢掉他喜爱的书法爱好,期间,他拜访与请教了徐州很多书法名家,例如:徐州著名书法篆刻家黄龙先生等......特别是从“1968年开始,遍访徐州、南京、杭州诸地书法名家”,值得庆幸的是:在1970年,落实政策后,他又回到了他魂牵梦绕浙江农业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这一次,是他而立之年后的人生最大的改变——他调入这所名校工作,这对他以后的书法艺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植根此地,汲取养分,“潜心研习,脱颖而出。1982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成立,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以后,在浙江省书协第二届、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举为理事会副主席,1999年后被聘为顾问。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龙泉青瓷杯全国中师书法大赛评委会主任、浙江省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院校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书法家协会顾问等学术职务。于1987年评聘为书法副教授,并受命组建浙江农业大学艺术教研室,任主任。1993年评聘为书法教授”。
马先生以草书享誉书坛,所作大草势如行云流水,充满着强烈节奏和旋律感,给人感觉是:如观美女舞蹈,洒脱舒放,秀逸多姿。
如果说马世晓先生90年代之前书法还有其他书家的痕迹,例如有林散之等,那么,90年代之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书法创作与理念的改变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人评价马先生作品:“创作多采横向取势,纵向贯气的章法,使其创作八面出锋,更加汪洋恣肆;用笔上强化清健骨力的同时,又多了苍茫之气。“用笔的多变,‘力’与‘意’的参差用妙,浑然无间,正是他多年以精熟为努力方向向书法艺术深处沉潜的结果。”这一评论,我看很到位。
以下是对马先生书法艺术发展轨迹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 马世晓先生因书法创作之优异成绩,曾获杭州市人民政府“1984—1985年度杭州文艺奖”。曾参加第1—7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1—8届全国中青年展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之国际书法展、中韩建交纪念周年展、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浙江美术馆“书风书峰”展等。1987年,作为中国著名书法家21人代表之一,出席中日兰亭书会(绍兴)。其草书条幅《张旭桃花矶诗》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作品集《马世晓行草二种》1993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马世晓草书咏菊绝句二十二首》2001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马世晓传论》,同时在滕州举办第一次个人书法展,将精品10件捐赠家乡。
“2006年底,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大学、中共滕州市委和滕州市政府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马世晓书法艺术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马世晓书法作品集》首发。展览期间,在由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别主持的两场“马世晓书法艺术研讨会”上,来自书法、美术、文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其书法艺术的突出成就以及在当代书坛的积极意义展开讨论,给予极高的学术评价”。
“ 2007年9月至10月,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世纪掇英——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系列作品特展?书法篇之二‘情寄八荒——马世晓书法艺术展’”,在杭州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所展出的代表作品60件,全部捐赠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浙江省文化厅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2010年3月,马世晓书法作品与李可染等与徐州渊源深厚的艺术家作品一起,被永久陈列于徐州市艺术馆。2009年7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马世晓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特向您颁发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
“马世晓先生之作品,还曾先后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马世晓先生多年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作务英才,遍植桃李,学生遍及国内各书法专门机构及大专院校,荣获浙江省教委颁发的“从教三十年优秀美术教师”荣誉称号。他在浙江农业大学开创的书法教育,实乃在全国非艺术专业院校、非师范院校中大力推行书法教育之先进。此外,马世晓先生还曾应邀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等处进行书法教学,并曾前往香港、澳门、台湾、美国、韩国等地交流书法艺术。马世晓先生于书法创作之同时,亦进行书学研究,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论文《杜甫论书诗及其艺术思想》、《张芝创“一笔书”辨及〈冠军帖〉审美初探》等在《中国书法》杂志发表。他的书法作品在全面继承中国书法经典传统之基础上,亦广泛吸收美术学之形式构成精华,谋篇布局,会心达意,风神飘逸,风格独具,被书法评论界赞誉为当代最具传承价值之草书大家”。
“马世晓先生于2008年5月被发现罹患肺癌,手术治疗后,克服病痛折磨,而仍戮力精进于书艺探研,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在选择作品准备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后再谈一谈马先生市场行情与收藏投资前景,马先生在书坛影响很大,全国喜欢收藏他的作品的藏家很多,特别是江苏.浙江.山东最多,按收藏最火地区要算山东的滕州地区和江苏的徐州地区,可能这两地是先生家乡和工作生活过的缘故吧。 现在回过头看看马先生2006年作品行情:每平尺2000元。当时市场价:每平尺约1500元左右。早期作品价格要相对低一些”。而现在马先生新作品市场价已涨到:5000平尺。 马先生作品的价位目前尚不算高,预计5年之内会涨到:1万每平尺,投资与收藏马先生作品会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