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7923 次
| 2011年07月04日 16:32
| 字体
[大] [小]
王冬龄,1945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有评论家说:“王冬龄将是继于右任,毛泽东,林散之之后又一位草书大家”。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当时书法专业尚无硕士学位授予)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等。出版有《王冬龄书法集》、《中国美术史通史·书法篆刻史》等,主编《中国书法名作大典》等。
说到王冬龄的书法创作,相信书坛同道对王冬龄那一手纵横挥洒而得万马奔腾之气势的行草书不会陌生。由于他一直秉承“力求在传统的汲取与发挥上有所开拓,在探索新意时不忽略东方艺术的固有精神”(“王冬龄书法展”自述语),于书法的创作与研究理解固深,致使其在创作表现上往往能反映出一种经典的东方文化思想和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王冬龄早年师从“当代草圣”林散之,于行草书感悟尤深。后来他就读浙江美术学院,又得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三位当代书法大家亲授。可以说,王冬龄的艺术成长较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有着得天独厚的师承渊源。按理说,这种情况是很容易被大师成就所笼罩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伴随着对中国书法艺术理解认识的不断加深,他更加注重习古而不泥古,注重与大师拉开距离。他将林、陆、沙、诸四家书法创作的精髓融会贯通,在提炼与熔铸上有自己的追求。在当代书坛为数不多的草书明家中,王冬龄无疑是传统笔墨功夫修养最为深厚的一位。论对传统笔墨功夫的研悟积累和“造线”本领,王冬龄是第一流的,而他对草书形质“知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出神把握,也都显示出他作为一个草书家的出众素质。即使较诸前辈大师林散之,其在王冬龄这个年龄阶段对草书形质的把握也尚没有达到如此精熟的境地-——这从林散之早期作品中不难看出。所以每观他的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新。在诸种书体中,他尤擅楷书、行草,细细品味,其行草书得林、陆二师真意间又参合了沙翁之磅礴,线条于遒劲圆浑中隐隐散发出一股豪放气。其楷书创作取碑法,然能融帖学之清丽于其中,相较沙翁的楷书创作,在雄浑伟岸之外又多了几缕遒美娟秀的书卷气息。
从王冬龄书法创作的倾向中,人们很容易就会观察到,他是非常注重传统、亲和经典的。自198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开始,他便热衷于“现代书法”的探索。随着近年多次前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书法艺术交流活动,他对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当代发展的种种认识更加开阔。这一点,从他近年所侧重的对“书法艺术如何走向国人和世界”的研究即可想见。对传统中的经典不断汲取,是艺术家立足的根本;而对艺术发展前景的关注与探索,则是时代赋予每一个艺术家的历史责任,也是艺术家自身不断走向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在这一点上,王冬龄无疑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厉建华先生与王冬龄先生在一起

艺术顾问王冬龄先生题写“两汉画廊”
尺寸: 68*68cm 价格: 协商 编号:071 作品得自书家本人

80年代精品 尺寸: 106*35cm 价格: 已售 编号:019

80年代精品 尺寸:97*34.5cm 价格: 已售 编号:018

精品 尺寸: 四尺三开 价格: 已售 编号:017
王冬龄已售出作品 因空间调整 图片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