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板哉
| 作者:
| 阅读 4685 次
| 2012年01月14日 16:02
| 字体
[大] [小]
王板哉(1906.8—1994.7),著名国画家。原名兆均,号语讷,又号半呆、半憨,生于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北王家村。他从小寄养于外祖父郑松岩处,郑松岩为当地名士,精于诗文书画,这对少年王板斋的成长无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曾就读于日照县中、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曲阜师范)。
王板哉1933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因其聪颖好学,深得齐白石的喜爱,同师事黄宾虹、闻一多诸位先生。白石老人曾为王先生制印“半憨”,后因谐音“半呆”,改名为“板哉”。1937年,王先生从北平艺专毕业,在北平举办个人画展,展出八十多幅画作。其中六十幅作有齐白石题跋,一时轰动故都。从北平艺专毕业之后,为谋生计,王板哉曾经闯关东,去河南,也曾在郭沫若先生领导的三厅从事宣传工作,但终不得志。上世纪40年代,他来到六朝旧都南京,在阴阳营一代以种菜为生,好似《儒林外史》中的卖菜翁。
直到1949年的一天,王板哉卖菜归来,恰遇表弟郑平。此时的郑平,已是中共苏北行署第一任组织部长。此次不期而遇,改变了王板哉的生活道路。在郑平的建议下,王板哉到华东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他结束在革命大学的学习,来到扬州工作,历任《苏北文艺》编辑、苏北党校教员、省立扬州中学教师。1960年,扬州国画院成立。1962年,王板哉调入画院,从此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王板哉擅长中国书画,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或发表,被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勒石,出版过《王板哉画辑》。作品有《木樨花》、《松》等。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齐白石艺术开发中心副主席兼函授学院名誉教授、扬州市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顾问、日照市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务。被收录于《中国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辞典》。1994年7月26日,王板哉病逝于扬州。

精品 69*33.6cm 已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