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是艺术品收藏的主角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5239 次
| 2012年01月19日 11:33
| 字体
[大] [小]
中国书画是艺术品收藏的主角
厉建华
在艺术品市场里,中国书画是艺术品收藏的主角。以拍卖市场为例,几乎每场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所占的比例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有时艺术品拍卖会就是中国书画专场的拍卖。
这是因为:
一,中国书画历史悠久。
中国书画史,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那时的书画是从仰韶文化开始,出现人们在陶器上刻划文字和各种彩陶文化的精美绘画,并且出现众多的岩画。后来在历史长河里——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演变与发展,我们今天才能看到的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中国书画如同“瓷器”、“青铜器”等艺术品一样——历史悠久。 有历史渊源的艺术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起来,并且一直能传承后世......
二,中国书画数量庞大 。
中国书画数量之大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 不说民国之前的书画,单说民国以来已故的书画家留下来的作品就很难统计清楚,数量大是肯定的。而健在的书画名家作品数量之多更加难以想象,当代的书画家们借助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源源不断地创作,他们是当代书画市场的源头,主宰着当代书画市场。
当今艺术品市场能够活跃起来,就是艺术品的数量大,假设没有大的数量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氛围的。可以想象,如果中国书画枯竭了,书画市场就无法运作,就不会有大的群体介入,哪来有今天的艺术品市场。
三,中国书画群众基础好。
中国书画传承到今天,已成为一个艺术门类,特别是书法已由原来的实用性演变成今天的书法艺术。如果谈到书法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可以说“工农商学兵”都有热爱书法的群体,身体力行地钻研者大有人在, 书法艺术已深入到各个阶层 。还没有哪个艺术门类的普及性能与 中国书画普及性相提并论的, 所以,中国书画群众基础好暨认可度与认知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四,中国书画投资风险小。
谈到中国书画投资风险小,要从二方面谈起:一,人们对中国书画认可度与认知度高,所以收藏的群体大,参与人越多,需求量肯定增大,相对投资风险就减少。二,从源头来讲,中国书画有当代书画家这一庞大群体,当代书画家会创作出适应不同需求者的作品来满足需求。中国书画从民国之后和当代已故书画家作品也很大,主要分散在民间藏家与艺术机构。古代书画(主要指清代以前)相比数量少,主要分散在大的藏家与大型的艺术机构。如果论投资风险小,主要是拿古代书画与其他艺术品相比较,例如: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器等艺术品,就很少听说有保存完好书画作品,这是因为无论是绢本还是纸本在古墓那样环境中都不会保存几百年或几千年的原因。经常听说古玩店收了的盗墓者偷盗的青铜器或瓷器等等文物,没有听说画廊收到了盗墓者偷盗出的字画。这就说收藏字画比收藏古玩风险小:古玩店出售的盗墓者偷盗的文物,公安机关与文物部门会追究到出售者与购买者的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购买这样的艺术品等待你的是“罚没”,情节严重者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单从这方面说,收藏书画比收藏其他艺术品风险小得多。
五,中国书画实用性强。
随着人们的家居环境的不断改变与提高,除了家庭的必要装潢之外,家庭装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家庭装饰人们又往往首选书画,这是因为:一,人们普遍对书画的喜爱与认可程度高;二,书画的装饰性强:特别是对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强烈;三,陶冶情操:当人们对物质需求满足时,人们会向更高层面追求——那就是精神需求,而书画恰是这种需求之一。可以想象出:当人们忙碌一天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品着杯中的茶,慢慢地欣赏着墙壁上字画,是何等的惬意,一天的疲劳会不翼而飞......
六,中国书画增值快。
由于中国书画备受人们的关注,参与的群体会愈来愈多, 中国书画增值会 加快。以2003年开始收藏的 藏友为例:只要是收藏热门名家的作品 ,到目前为止,通常要涨到 5至10倍,大家的作品涨幅会更高。还没有听说谁收藏几年书画亏本的,除非收藏的是赝品。
在艺术品市场里,中国书画扮演着艺术品收藏的主角,来引领艺术品市场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