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书法专卖 国画(油)专卖 徐州书画家 拓片杂项 名人信札 两汉收藏 两汉动态 代理书画
书画新闻 书画展览 鉴别技巧 展会纵览 名家合影 名家逸事 留言反馈 联系两汉 友情链接
名家轶事

当代印坛五大家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5727 次 | 2012年02月01日 11:37 | 字体 [大] [小]
当代印坛五大家
 
厉建华
 
 
   在中国篆刻界有五位篆刻家是代表着当代印坛最高水平(当然还有更多,这里只提名五位)这里所指“最高水平”不仅仅是指他们的技艺最高,主要是他们在当代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是在上世纪八十年****始崭露头角,而后一直活跃在印坛,影响着当代印风,并身体力行地传播着古老的篆刻技艺,为当代篆刻的发展起到篝火相传的作用。他们依次是:王镛、石开、韩天衡、刘一闻、李刚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高步京华;韩天衡雄居海上;石开领风骚于闽南。这是在八十年代,对篆刻界的一次精妙的总结。
   在八十年代,曾经刮起一股强劲的"韩流”,那就是海上“韩氏流派”---韩天衡。韩天衡成名较早,可能是年长的原因。(韩天衡,1940年生,江苏苏州人。号豆庐、近墨者、味闲。)韩天衡从幼年起就十分酷爱金石书画,他的金石及印学的老师是当代金石大家方介堪、方去疾;书法师从当代书法大家马公愚、陆维钊;国画师承当代国画大家谢稚柳。这些重要的基础是韩天衡成功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包括他的天赋和后天的勤奋。
   韩天衡的篆刻自家的特点突出:博采传统而又不拘泥传统,印风“拙中藏巧,动中寓静,自然含蓄,充分题现了雄,变,韵的情致”,这是“韩派”的突出特点。
   以下文字能充分说明韩天衡在当代印坛占有重要地位与影响:“国画大师刘海粟、李可染、谢稚柳、程十发、黄胄、陆严少等用印多出自韩天衡的手笔。曾受中国政府的委托,为上海APEC会议的各21国首脑刻印名章。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所著《中国印学印表》一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辞书评比奖”。
     韩天衡以突出的“韩派”印风影响着当代印坛。
   在印坛“三足鼎立”时期,王镛盘踞在北京---中国的文化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无人能比个人地位使他如日中天。可以说在当时王镛的篆刻水平要高于“韩、石”,也就是说整体水平比“韩、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镛的印非常高古,他将汉魏六朝砖文中的特点融入印中。王镛对印的篆法尽量求简而去繁琐,线条追求率直,突出自然平实的感觉,而又不失变化,静中取动,趣味无穷。故而王镛在印款题到"删繁就简,静中得趣……”。王镛印的字法,章法并非端端正正,“而是寓存于欹侧聚散,方圆斜正变化中的形态”.观察王镛印的变化非常丰富,他的印从古而来,而又从不固守古法,在毫无痕迹中融入了大量的个人意识和现代特点。他甚至把他的书法和绘画的元素也融入其中,大胆的夸张变形中不失强健刚劲。李刚田在评论王镛的印时说道:“王镛的印中透露着艺术的哲学,他很懂得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运用于篆刻之中”。
    王镛的印风影响着当代,一时间学习与模仿者遍布大江南北。近年来,王镛新的篆刻作品似乎很难一见,传说他对印的求新很难突破,干脆就放手不搞篆刻,也可能是因他事务确实繁忙。他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后任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院汇集和应邀了全国书法名家,实力可与中国书协相比。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已辞掉。王镛的事务的确繁忙,以他的名气应酬确实太多。也可能因王镛专心创作书法与国画,而忽略了篆刻。大家都知道王镛的书法在当代书坛算是佼佼者,国画也是非常了当。如果把王镛的艺术成就进行排名应该是:书法第一,篆刻第二,国画第三。
   王镛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他是从名家走向大家之列的人物。王镛的书法和独特的篆刻风格在当代影响深远。
   石开在当代是一位特别有争议的人物。如果说对王镛有争议,那么对石开的争议程度要比王镛更胜三分。石开也是“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之一,石开书法带有孤峭奇逸的强烈个性色彩,甚至有人说石开书法如鬼画符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他的书法个性太强烈,以至与当代任何一位书家都拉开距离。所以,争议也随之而来。
   石开的篆刻是在他的书法的基础上大胆融入自己性情与才情,潇洒地发挥到极致。那种富有个性的线条和爽快的刀法令人耳目一新,好像他的一切机智全部汇聚刀端,来完成一件精妙的作品。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欣赏石开篆刻,无论从整体和细节都几乎无可挑剔,有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所以,石开的书法作品大多都要盖上十方以上,即使就这样也不觉得累赘,恐怕一般书家是不敢这样做的。可以这样说:石开是中国印坛顶尖人物。在当前篆刻界还没有谁能超过石开。
   石开搞篆刻出道很早,成名也很早--八十年代已很有名气。 石开是最早作为书家(辞去福建书协副主席职务)成为“北飘”一员的,后来干脆辞去中国书协一切职务,以职业书画篆刻为职业。早在1989就为海上国画大家陆俨少刻印30余方,当代书画家能为用上石开所刻的印章而感到自豪的很多。近期听说石开刻印精力过于集中,积劳成疾,换上了眼病,刻印也少了,价位也又升高许多,所以,石开的印更为珍贵了。
   如果要论在当代篆刻界影响力,超过石开的恐怕不多。这在历届的篆刻展上参展者作品中不难看出。
   刘一闻也是在八十年代初就崭露头角的,刘一闻的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一、三、四届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选等 。历任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暨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三、四届篆刻艺术展评审委员 。1987年,刘一闻在上海成功举办“刘一闻书画篆刻展览”,只后,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他典雅清逸的独特艺术风格,得到藏家的喜爱。
    刘一闻学书从汉简中而来,汲取黄石斋笔意,又融入晋唐诸家的精华,特别是碑版文字的钻研,使他的书法与篆刻有了长足的发展。更让他庆幸的是,在上海这块文化重地上,结识了一批书法篆刻大家,得到了苏白、方去疾、方介堪、商承祚等老一辈的亲授,后来,使他的书风与篆刻形成了“典雅、秀逸,结体空灵,骨力洞达,节奏流畅自然,格调简约清旷”。
    大凡书法家创作篆刻,都是以自己的书法为基础的,特别是在笔法上更能体现出来,不同的是以刀代笔。刘一闻的笔法丰富而多变,精妙的融入到他篆刻中去。特别体现在他的印的边款上,那种飘逸与空灵的韵味在他犀利的刀尖中爽快的跳跃出来,使观者回味无穷。
    在当前篆刻界的活动中,最为活跃当数刘一闻与李刚田二人。他俩频繁出席全国性的篆刻展览和篆刻培训活动,对篆刻后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刘一闻对篆刻理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代表作有《刘一闻印稿》、《别部斋朱迹》、《印章》、《一闻艺话》、《刘一闻刻心经》等十余部著作。
    李刚田身居中原大地---河南郑州,河南为中国文化重镇,浓郁的文化气息从幼年时就熏陶着他。他自幼从父、兄学习书法篆刻,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刚田真正名扬印坛也是在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初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年代,尘封多年的文化在那时蓬勃而出。李刚田像很多文化人一样在那时崭露头角。从那时起,李刚田的书法与篆刻享誉书坛与印坛。
    李刚田的篆刻是从秦汉印入手的,他能吸取古人精华,而又能包容当代人的技法。例如,他受到了当代齐白石、陈师曾、吴昌硕、赵之谦、黄士陵等的影响就比较重。八十年代初期, 他调入郑州市文联,从事书法篆刻专业创作及组织工作。在参加河南安阳篆刻研讨会中又得到了苏州沙曼翁先生及青岛苏白先生的亲授。他的书法与篆刻作品连续入展并获奖,之后,连续担当篆刻展的主要评委。
    李刚田的篆刻显现出秦汉印的工整与厚重,最为可贵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隶书的笔意与独特的巧妙构思,加之他用刀酣畅的技法与深厚功力,使他篆刻作品非常耐人寻味。
    李刚田是篆刻界的活跃分子之一,他经常组织和参与一些有影响书法与篆刻活动。他为人谦和,从不拒绝后生的咨询与请教,受到了篆刻爱好者的好评。他现在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河南书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从李刚田的目前所担任职务就能看出在篆刻界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
    在当代还有很多篆刻家在默默无闻的为中国古老的艺术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特别是在教学领域里更是辛勤耕耘,无论是篆刻理论还是篆刻实践,都作出巨大贡献。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的黄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马士达教授;浙江大学的陈振濂教授等。他们都是篆刻界理论与实践的“双料”高手,他们也是在八十年代就名扬于世。

购买请汇款至以下帐号,款到之日即将作品精细包装后,用顺丰或中国邮政快递寄出后,我们将短信告知:方便您的跟踪与查询。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户名:厉建华 卡号:622848 0454495203811
开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993000161641504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22 0211 06008770038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 0012 5000 0678 817 开户行:徐州市复兴路支行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洲市云龙区户部山翰林街B5-36、37两汉画廊(两汉美术馆)

联系人: 厉建华
电话:0516 - 83378596 手机:(0)15996962958
通用网址:两汉画廊 中文实名网址: 两汉画廊 中文域名:www.两汉画廊.com 网址:www.xzlhhl.com
E-MAIL: xzlhhl@126.com

承诺:

新年伊始( 2017.1.1.)本画廊郑重承诺:

一,所售书画皆为真品。

二,书画来原:(1)直接从书画家处代理或订购;(2)直接从书画家处代理或订购。(3)两汉画廊聘请的著名鉴定家和行业内鉴赏团把关。

三,标识:在出售的书画背面均留有(厉建华)指印标记或签字。客户如要求可配有两汉画廊收藏证书,(证书样本可在两汉动态栏目中查找)此指印标记与收藏证书指印标记相符。

四,退换:退换:在收到作品7日内(无损毁)可自由退换;(退换时所产生的邮寄费和汇款的手续费用由买方负责)

通用网址:两汉画廊 中文实名网址: 两汉画廊 中文域名:www.两汉画廊.com 网址:www.xzlhhl.com
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户名:厉建华 卡号:622848 0454495203811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22 0211 06008770038 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993000161641504 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 0012 5000 0678 817 开户行:徐州市复兴路支行 联系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户部山翰林街B5-36、37两汉画廊(两汉美术馆)。邮编:221000;联系人: 厉建华 电话:0516-83378596 手机:15996962958 QQ:2534794227 微信:XZLHHL 或15996962958
邮编:221003 E-MAIL:xzlhhl@126.com 邮箱
联系人: 厉建华 电话:0516 - 83378596 手机:(0)15996962958 QQ: 2534794227(两汉画廊) 540476623(两汉画廊)
两汉画廊ICP备案:苏ICP备05085915号 两汉画廊网站(www.xzlhhl.com)成立于:2004年12月29日

苏公网安备 320302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