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书法专卖 国画(油)专卖 徐州书画家 拓片杂项 名人信札 两汉收藏 两汉动态 代理书画
书画新闻 书画展览 鉴别技巧 展会纵览 名家合影 名家逸事 留言反馈 联系两汉 友情链接
名家轶事

国学大家——冯其庸的生平与著述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5569 次 | 2012年02月01日 12:24 | 字体 [大] [小]
国学大家——冯其庸的生平与著述
厉建华整理 

 

      主要职务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
  主要简介: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
前洲镇人。1924年2月生。家贫困,幼年失学,在家种地,小学、中学均未能毕业。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两月后又因贫失学。
  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受书法于王蘧常,后又与刘海粟、朱屺瞻、
谢稚柳、唐云、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于书画潜心学习。
  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
  1950年任教于
无锡市第一女中。
  1954年调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
  1975年国务院文化组成立红楼梦校订组,任副组长,主管校注业务,前后七年,1982年出书。
  1980年、1981-1982年,两度赴美在史坦福、哈佛、耶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获富布赖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
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达成两国联合出书协议。后又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作学术讲演,均获高度评价。
  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1996年应邀访问德国、法国,并
在柏林和巴黎考察两国所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1996年11月离休。
  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
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冯其庸书画展”。
  1998年8月,冯其庸以76岁的高龄,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此古道为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冯其庸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
金塔县访汉代雄关肩水金关、地湾城。10月5日(旧历中秋节)至内蒙额济纳旗访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汉甲渠候官遗址,对以上各处都作了详细的调查。
  冯其庸以研究
《红楼梦》著名于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他还在研究
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近十多年,着重研究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主要出版著作
  
一、专著
  《春草集》(戏曲研究论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
  《逝川集》(文学史研究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6月)
  《梦边集》(
红楼梦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秋风集》(散文序跋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月)
  《落叶集》(学术随笔,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
  《曹学叙论》(曹学研究专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漱石集》(红楼梦研究论文二集,湖南
岳麓书社,1992年)
  《论庚辰本》(
红学版本研究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78年4月)
  《〈石头记〉
脂本研究》(红楼梦版本研究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专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八家评批红楼梦》(红楼梦
评点派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9月)
  《增订本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7月)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红学研究专著,图版732幅,考证文字五万字,香港
三联书店,1983年12月)
  《夜雨集》(学术散文随笔,北京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2月)
  《瀚海劫尘》(中国大西部摄影集,共图229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1月)
  《蒋鹿谭年谱·水云楼诗词辑校》(词学专著,
齐鲁书社,1986年9月)
  《评批〈书剑恩仇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1月)
  《评批〈笑傲江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1月)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敝帚集:冯其庸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
  二、合著
  《
朱屺瞻年谱》(当代中国画家研究,与尹光华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5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与冯统一合作,用12种脂本石头记排列汇校,七年始完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4月)
  《吴梅村年谱》(清诗研究专著,与叶君远合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
  《红楼梦概论》(与李广柏合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3月)
  三、主编
  《历代文选》(古代散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9月)
  《新校注本红楼梦》(红楼梦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5月)
  《红楼梦大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曹雪芹墓石论争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1998-1999年)
  主要发表文章
  一、论文
  《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考略(《
红楼梦学刊》1979年01期)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甲戌本“凡例”(《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2期)
  二百年来的一次重大发现——关于曹雪芹的书箧及其他(《红楼梦学刊》1980年01期)
  醉里乾坤大——论《红楼梦》的情节和
细节描写(《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2期)
  关于己卯本的影印问题及其他(《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被胡适删去的几条跋文(《红楼梦学刊》1982年03期)
  论南戏《
张协状元》与《琵琶记》的关系兼论其产生的时代(《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2期)
  瞿塘石歌(《清明》1985年03期)
  关于中国的陶文化、
茶文化及其他(《文艺研究》1990年01期)
  曹学叙论(《红楼梦学刊》1991年04期,1992年01期,1992年02期)
  一个持续五千年的文化现象——
良渚玉器上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其衍变(《中国文化》1991年02期)
  论
程甲本问世的历史意义——为纪念程甲本问世二百周年而作(《红楼梦学刊》1992年03期)
  曹雪芹墓石目见记(《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论《红楼梦》的脂本、程本及其他——为马来西亚国际汉学会议而作(《红楼梦学刊》1994年02期)
  再论曹雪芹的家世、祖籍和《红楼梦》的著作权(《红楼梦学刊》1995年01期)
  曹雪芹祖籍“丰润说”驳论(《红楼梦学刊》1996年03期)
  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帕米尔高原明铁盖山口考察记(《法音》1999年03期)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藏《石头记》庚辰抄本的几点思考(《红楼梦学刊》2001年04期)
  论《红楼梦》的思想(《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启功先生论《红》发微——论《红楼梦》里的诗与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曹雪芹的祖籍、家世和《红楼梦》的关系——对一个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的梳理和透视(《红楼梦学刊》2002年04期)
  《红楼梦》的思想(央视百家讲坛,2003年10月15日)
  解读《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4年02期)
  初读《四松堂集》付刻底本——重论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红楼梦学刊》2006年04期)
  读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6年06期)
  曹、李两家的败落和《红楼梦》的诞生(《红楼梦学刊》2007年03期)
  《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文汇报》2007年4月6日)
  二、书评
  天末怀海翁——为沈祖安兄所记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一书而作(《清明》1989年02期)
  快读《红楼梦》王蒙评(《红楼梦学刊》1995年04期)
  缜密考证 精微析论——读《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红楼梦学刊》2000年03期)
  《敦煌吐鲁番学论稿》书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乡邦要籍 史学精品──读“江苏地方文献丛书”(《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6期)
  万颗珍珠一线穿——读丁维忠《红楼探佚》书感(《红楼梦学刊》2007年01期)
  三、序跋
  《红楼梦新论》序(《读书》1982年09期)
  《红楼识小录》序(《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红楼梦论集》序(《红楼梦学刊》1984年01期)
  《精忠旗笺证》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论
侯北人的画——侯北人画集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读书·游山·看画——《历代游记选》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读屺瞻老人的画——屺瞻老人画册序(《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1期)
  吴梅村年谱序(《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重议评点派——《八家评批红楼梦》序(《红楼梦学刊》1987年01期)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序(《红楼梦学刊》1987年03期)
  走自己的路——王同书《施耐庵研究论集》序(《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3期)
  振衣千仞冈 濯足大江流——为《傅抱石画集》而作(《
文艺研究》1989年01期)
  《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序(《红楼梦学刊》1989年01期)
  《金瓶mei及小说戏曲
比较研究》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论梦叙本——影印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序(《红楼梦学刊》1989年02期)
  《红楼梦大辞典》序(《红楼梦学刊》1989年02期)
  校红漫议——八家评批红楼梦校后记(《红楼梦学刊》1989年04期)
  《红楼梦研究》序(《红楼梦学刊》1991年02期)
  语可诲人 光可鉴物——《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叙(《中国文化》1991年02期)
  《红楼梦会心录》叙(《红楼梦学刊》1992年02期)
  无尽的怀念——《漱石集》后记(《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重论庚辰本——《校订庚辰本脂评汇校》序(《红楼梦学刊》1993年01期)
  关于《石头记》脂本的研究——《〈石头记〉脂本研究》序(《红楼梦学刊》1998年01期)
  红学的新贡献——《红楼梦考论》序(《红楼梦学刊》1998年04期)
  笔耕不辍的艺术大师——《朱屺瞻作品集—朱屺瞻艺术馆藏品》序(《美术之友》2000年01期)
  读红三要——胥惠民《和青年朋友谈〈红楼梦〉》序(《红楼梦学刊》2001年04期)
  《论〈红楼梦〉的思想》自序(《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清代评点本红楼梦丛书》序(《红楼梦学刊》2002年03期)
  《红楼楼》——永恒的认识对象——《红楼梦六人谈》序(《红楼梦学刊》2003年03期)
  红楼沉思录——《曹雪芹的最后十年考》序(《红楼梦学刊》2003年04期)
  永远芬芳的红学奇葩——《
红楼梦人物论》序(《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论甲戌本——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重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弁言(《红楼梦学刊》2004年04期)
  我对《红楼梦》的解悟——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后序(《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红楼梦与扬州》序——从“富贵荣华”到“茫茫白地”(《红楼梦学刊》2007年01期)
  四、杂文
  千古文章未尽才——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而作(《红楼梦学刊》1983年04期)
  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印象(《红楼梦学刊》1985年03期)
  怀念叶圣陶老人(《红楼梦学刊》1989年01期)
  瓜饭楼上说
金庸(《读书》1991年12期)
  汉画漫议(《寻根》1995年05期)
  曹雪芹和《红楼梦》(《红楼梦学刊》1999年03期)
  千秋长怀赵朴翁(《佛教文化》2000年Z1期)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为
柳子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同泽书画》,2001年10月16日)
  
庄生晓梦迷蝴蝶——读杜世禄画的感受(《艺术界》2002年01期)
  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回归记——我与
中华书局(《红楼梦学刊》2003年01期)
  乾坤清气一鸿儒——
饶宗颐的书画艺术(《中国书画》2004年09期)
  丹青泼向黔西东——读刘白云先生的山水画(《美术观察》2004年10期)
  我的《红楼梦》研究——2004年9月21日在
新疆师范大学的学术演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学画漫忆(《荣宝斋》2005年02期)
  又见青山育后人——读俞宏理山水画(《书画艺术》2005年04期)
  两桩历史事实和两件珍贵文献(《紫禁城》2005年06期)
  关于王瑗仲先生的绝笔《十八帖》(《中国书画》2005年07期)
  石壶手稿(《艺术界》2006年03期)
  传统书画的学习和继承——写在我的书画展之前(《文艺研究》2006年05期)
  怀旧空吟闻笛赋——《红楼梦》新校注本2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红楼梦学刊》2007年02期)。

购买请汇款至以下帐号,款到之日即将作品精细包装后,用顺丰或中国邮政快递寄出后,我们将短信告知:方便您的跟踪与查询。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户名:厉建华 卡号:622848 0454495203811
开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993000161641504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22 0211 06008770038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 0012 5000 0678 817 开户行:徐州市复兴路支行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洲市云龙区户部山翰林街B5-36、37两汉画廊(两汉美术馆)

联系人: 厉建华
电话:0516 - 83378596 手机:(0)15996962958
通用网址:两汉画廊 中文实名网址: 两汉画廊 中文域名:www.两汉画廊.com 网址:www.xzlhhl.com
E-MAIL: xzlhhl@126.com

承诺:

新年伊始( 2017.1.1.)本画廊郑重承诺:

一,所售书画皆为真品。

二,书画来原:(1)直接从书画家处代理或订购;(2)直接从书画家处代理或订购。(3)两汉画廊聘请的著名鉴定家和行业内鉴赏团把关。

三,标识:在出售的书画背面均留有(厉建华)指印标记或签字。客户如要求可配有两汉画廊收藏证书,(证书样本可在两汉动态栏目中查找)此指印标记与收藏证书指印标记相符。

四,退换:退换:在收到作品7日内(无损毁)可自由退换;(退换时所产生的邮寄费和汇款的手续费用由买方负责)

通用网址:两汉画廊 中文实名网址: 两汉画廊 中文域名:www.两汉画廊.com 网址:www.xzlhhl.com
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户名:厉建华 卡号:622848 0454495203811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22 0211 06008770038 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993000161641504 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户名:厉建华 帐号:6217 0012 5000 0678 817 开户行:徐州市复兴路支行 联系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户部山翰林街B5-36、37两汉画廊(两汉美术馆)。邮编:221000;联系人: 厉建华 电话:0516-83378596 手机:15996962958 QQ:2534794227 微信:XZLHHL 或15996962958
邮编:221003 E-MAIL:xzlhhl@126.com 邮箱
联系人: 厉建华 电话:0516 - 83378596 手机:(0)15996962958 QQ: 2534794227(两汉画廊) 540476623(两汉画廊)
两汉画廊ICP备案:苏ICP备05085915号 两汉画廊网站(www.xzlhhl.com)成立于:2004年12月29日

苏公网安备 320302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