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
| 作者: 两汉画廊
| 阅读 5292 次
| 2011年05月09日 16:36
| 字体
[大] [小]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在南京。胡小石先生,是我国学术界学富五车、鼎鼎大名的一代宗师。胡小石先生学问渊博,兼为文字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
胡小石自幼学书,从唐入手,继而魏晋,后得李瑞清指授改帖为碑学,浸淫于殷周至六朝之间多年。四体俱佳。篆由《孟鼎》出,沉着雄健,古朴严密;隶书得力于《张迁碑》《乙瑛碑》,晚年又汲取流沙坠简,平实浑厚之中而具波挑飞动之姿;楷书宗法颜真卿,旁及《郑文公碑》《张黑女墓志》《龙门十二品》等,晚年喜梁代碑志之风韵,平中见奇,坚实之中出灵秀;行书追踪二王,掺以黄山谷诸家,清健开朗,疏密有致。学识渊博,对文字学,史学,诗学、书法理论均深研。
胡小石是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历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研究与教学,造诣精深。后人评胡小石“近得梅庵北派之真髓,兼受农髯南派之薰沐,远绍两周金文之异变,秦权诏版之规范,汉简八分之宽博……虽师从梅庵,但能得其所失,补其所缺,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尺条 在两汉藏品栏里 藏品---仅供欣赏 暂不出售